发文章 在线咨询

微交易熟人匿名社交还能走多远?

熟人匿名社交还能走多远?

我用这一句话,来形容当下国内熟人匿名社交创业领域的处境。前一个“秘密”指的是林承仁的熟人匿名社交应用“秘密”,其炸裂式蹿红迅速引爆中国匿名社交热潮,当然,几经波折,成了现在的“友秘”;后一个“秘密”既指那些被斥为“负能量”的爆料、吐槽、八卦,也指代其他“秘密”级的熟人匿名社交产品。

如今,熟人匿名社交似乎受了冷落,少被投资人、创业者以及媒体圈所提起。连曾经火爆的Secret现在在国内外的下载率也一落千丈,其网站的访客和移动应用的用户数量变得极低,ComScore公司也不予跟踪。不禁要问,熟人匿名社交究竟遭遇了什么?这里也尝试给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。

爆棚的“负能量”

目前的熟人匿名社交产品,已经成为负能量信息的集地。林承仁的秘密(友密)主打“朋友圈的匿名爆料”,乌鸦将产品明确定义为“上班黑同学,下课黑同事”,甚至包括呵呵、吐司、BiBi、悄悄等类Secret熟人匿名产品,都把表白、吐槽、八卦、爆料等,定义为自己的标签。这些聚集起来的“负能量”,可能是这个行业沦陷的不定时炸弹。

作为熟人匿名社交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,秘密和乌鸦,并不能意味着熟人匿名社交的未来,但却给出了一些思路,即基于用户年龄、职业、兴趣等维度来打造更加垂直细分的圈子。以圈子来区分和规范用户内容产生,很可能会摘掉“负能量”的标签。毕竟,广场式的“面具舞会”,怎么能谈得上社交呢。

不可持续的“需求”

除了负能量导致用户逃离外,产品是否满足用户核心需求也是一个争议点。在熟人匿名社交未被挖掘之前,人们普遍认为,熟人和陌生人关系已被过度挖掘,在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领域,已经被微信、陌陌牢牢把持;而简单的弱关系社交又很难赢得用户的参与感,在这其中,熟人间的匿名社交则满足了用户高度参与这个条件。

那么,如何激发用户说话的需求,增强用户粘性呢?人们在使用社交产品时,一般会在满足感和成本之间进行成本收益测算,在测算过程中,人与人之间也就形成了持久属性各异的关系维度。如何让满足感始终大于成本,是维持用户粘性的根本。当前的熟人匿名社交产品,急于向平台级产品迈进,功能覆盖越来越广,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用户的使用成本。

这里给出的建议是——做减法。前面从运营层面已经讲了圈子的概念,就是通过细分人群来规范和引导内容;这里从产品逻辑层面来说,就是细分功能,尝试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,最大化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。比如,基于各个小圈子用户关系之间的匿名IM.打个比方,如果腾讯把QQ的“小秘密”功能以一款独立应用推出,极有可能改变熟人匿名社交的现有格局。

结语

社交应用的壁垒没有特别的,就是用户群。熟人匿名社交自然也不例外。作为刚刚切入这一市场的创业者,面面科技创始人李建文表示,熟人匿名社交产品要切割的是微信、陌陌的时间,用户群必须更加细分,场景也要更加垂直。而深耕用户圈子、给产品做减法,只是发展用户基数、维持用户粘性的一种方法。如何找到一条可持久存续的关系维度,才是创业者最应该关心的问题。至于盈利,留给未来吧。


 

  • 微交易平台开户
  • 加我QQ:735971081(玩最新正规平台)
  • 看过的人还看了这些: